Dambisa Moyo在《dead aid》这本书中这样写道: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人生当中有一些事情好比是挖水渠,只要挖通了,收益就会源源不断。譬如,学习英语,演讲,写作,游泳,骑自行车,还有练字等等。
练字
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,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互联网一方面侵蚀着人类的意志力,另一方面却带来了无数的学习机会。在考研之前我对于网络的使用仅限于百度,后来,在我优秀舍友的熏陶下,开始使用知乎和B站。在考研那段时光,我用B站学习了大量关于专业课的知识,算是养成了一个使用B站解决问题的习惯。到了暑假,我决心正规学习游泳动作,然后在B站上找到了一个特别专业的up主,他本身是一个国家一级运动员,同时也是一个游泳教练。所有的泳姿,包括蛙泳,蝶泳,自由泳,他都会做一个非常系统的教程让大家练。因此,趁着暑假,认真的练习了自由泳和蛙泳入门,成效显著。或许这和平常人的认知有差异,言归正传,说到如何练字。看看书圣王羲之怎么说。王献之曾经问王羲之怎么练字,王羲之指了指院子的那缸墨水,说:你把那缸墨水写完,书法必定大成。看完古人的我们看看今人的。田英章说:书法的问题,归根结底还是临帖的问题,说白了,别人怎么写你就怎么写,写的越像越好,从形似到神似,最后到不似。总而言之,学书最重要的是两个字,临贴,就是旁边放着字帖,然后自己在本子上学着写。现在有很多什么凹槽字帖,描红字帖,任何一个负责任的书法家,是绝对不会推荐这种字帖的。我来谈谈这类字帖为什么没用,首先,练字的本质是学习笔法,一个笔画的完成靠的是起笔,行笔,收笔,以及通过书写工具的提按而表现出来的线条粗细变化。这些东西,在描红,单纯摹的时候,绝对无法学会。其次,很多人喜欢描红,因为描红可以看见自己比以前写的好,但是一旦让他自己写字,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。很多人也就因此望而却步,半途而废了。这还是因为教育的缺失而导致的,从小学开始,老师就让我们写字帖,但是从来没说过字帖究竟该怎么用,这就导致现在很多学生写的字不堪入目。
说完了这些误导人的字帖,我再说说字帖如何选择,如果是练习硬笔的话,一定要选择那些写的一手漂亮毛笔字的书法家的贴,例如田英章,荆霄鹏,千万不要用那些专职写硬笔的人的字帖,因为硬笔的技法来源于,服从于毛笔,今人写字只能师古人,那些只会写硬笔的人,比起有毛笔功底的人还差十万八千里。可以说,能写毛笔字的人,顶多熟悉几天硬笔的用法就能写出一手好字。楷书可以临今人的,例如田英章的,也可以临古贴,例如灵飞经。
行书也可以临田英章的,但是个人以为荆霄鹏的行书要更好看些,古贴推荐怀仁集圣教序。另外,临帖一定要精临,我的看法是,在你掌握基本笔画的笔法以后,把一个字反复的临,直到和原贴达到重影复印的效果。在这里我推荐的方法是,现在薄纸上摹出来一个字,然后再临,之后把薄纸盖在你写的字上面,看看你写的字和原字的差别在哪里,关注点是长短,位置,结构,粗细。别看这样麻烦,但是练字的确是一个注重质量的活,不要盲目的追求数量。追求数量,只会浪费你宝贵的时间。
说到这里就涉及到了字体选择的问题,到底是先学楷,还是先学行。多数大佬会说,先学楷。为什么呢?因为古人学书就是从楷书开始,苏东坡说楷如立,行如行,草如走。你学不会立就想走,走起来的姿势想必也是很难看的。直接练行书的后果就是容易碰到天花板。行书的很多笔法都是从楷书中来的,楷书对于笔法和间架结构的要求极为苛刻。因此,学了楷书再学行书,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,或者同时开始也是可以的。
然后就是纸笔的选择,硬笔的话平时用什么笔就用什么笔练,不一定非要钢笔,纸只要是那种不洇墨的就没问题。每个字学着写四遍为佳,多了只是多重复了几次错误的写法,少了又不能形成记忆。写字游泳学英语这一类的学习千万不要想一口吃个大胖子,成长是靠每天的积累换来的,这类学习属于长期学习,也只有长期学习才有可能学的好。
基本上所有该说的都说完了,现在网络这么发达,别把学习搞得太闭塞,太枯燥,闭门造车也不好,多看看视频,多和别人交流,避免走弯路,乐在其中矣。
这样的理论,任何一个练过的人都能说的出来,但是理论不是最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还是行动的落地,否则理论再多也没用。着手做永远强于准备做,很多道理是你在着手做的过程中才明白的,而不是在准备做的时候学到的。最后说一句,如果想让硬笔更上一层楼,毛笔也是必须要练的。
其他
游泳,骑车,练口语,练听力,学车,练字,这些种类的学习都可以归类为运动类学习,特点是1.可以并行处理 2.精确度要求不高。3.不依靠意识。
而要学会这些东西,靠想肯定是不行的,只有一个办法,那就是练习。练习的方法有很多,但是判断其是否正确,只有一个原则:输入与输出保持一致。
以听力为例,你想达到的效果是听到一段音频,然后理解它。这里面,输入是音频,输出是意思。
因此,你在练习的时候就要保证自己听到的是声音,而不是边看字幕(尤其是中文字幕)边听。否则,当你离开了字幕,你就听不懂了。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用英语交流的时候是没有字幕的,因此练习听力,最忌讳的就是看字幕。
同样的,以写字为例。你的目的是能够用笔在纸上写出来好看的字。这里面,输入是手部的动作,输出是字。所以,你想练好字,就必须保证输入直接到输出。而不能有其他中间的环节,以泛滥市场号称21天写出一手好字的凹槽写字板为例,你在用这种东西练习的时候,练的再好,也只是训练了你用笔描红的能力,一旦脱离了凹槽板,立马打回原形。这是因为,在练习的时候多了凹槽这种输入(类比英语字幕),所以就算你练十年,也练不出来好字(蒙着纸描红也是一个道理,如果离开原贴,你根本不会写字)。随便问一个写字大成的人,哪个是完全靠描红练出来的?无数书法大家早就给大家指明了道路:临帖。
临帖的时候,你是看一眼字,然后把它放在脑子里,之后再用自己的感觉写出来,这和你真实写字时的输入输出是保持一致的。所以坚持临帖,做到形似,神似,久而久之,坚持下去,书法必定会精进。
就像我之前说的,只要方法用对了,每天就有每天的进步。方法错了,只能是南辕北辙,浪费宝贵的生命而已。所以根据输入输出一致性原则。如果你的目标是日常书写流畅美观,那么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就用中性笔(工作最常用),同时要注意速度(慢慢的提高,前提是保证美观)。练字就这个方法而已,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,只要你坚持付出,一定会有回报了,不多说了,练字去了。